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闻令而动 并肩战斗 甘孜州“民族团结进家庭”联系单位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时间:2022-09-19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甘孜州“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各联系单位充分发挥联谊联络机制作用,与灾区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并肩战斗,以实际行动汇聚各方力量全力投身抗震救灾工作。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泸定县、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州直工委、州财政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综合执法局、新川藏运业、武警二支队等州、县联系单位的4730余名干部职工迅速行动,在灾区恢复通信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微信、视频、短信等方式与泸定、海螺沟21694户联谊家庭取得联系,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作出的重要指示,了解受灾情况,向联谊家庭宣传地震自救科普知识。同时,通过“石榴籽工作中心”“石榴籽工作室”平台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思想安抚和情绪稳定工作,引导联谊家庭增强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决心。

   泸定县迅速成立综合、抢救、救援等10个工作专班,县级相关部门及得妥镇党委、政府、村“两委”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开展核灾救灾工作,充分发挥7个“石榴籽工作中心”和85个“石榴籽工作室”作用,用心守护31处安置点5000余名受灾群众。同时90余家个体工商户和私营经济业主自发捐款55.82万元,捐物折合6.8余万元,部分爱心人士无偿提供机具、设备、车辆等救援急需物品,帮助参与抗震救灾、应急救援工作。海螺沟景区管理局快速反应,临时组建党组织、党支部,结合甘孜州“民族团结进家庭”守则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

   州委直工委按照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组建8支250余人的“党员突击队”,有序进入震中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从州直机关工委留存党费中紧急划拨25万元支持灾区前期救援工作,向州直机关76个基层党组织5000余名党员干部发出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倡议;州财政局深入灾区核灾查灾,指导泸定县、海螺沟管理局财政部门财政资金保障工作,并立即向省财政厅报告灾情,紧急争取5000万元专调资金用于受灾地区抗震救灾紧急支出,第一时间协调人民银行、商业银行,开通财政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展开;新川藏运业及时开通地震应急客运车辆,积极为应急救灾车辆提供保障服务。截至目前,共为救灾部队、公安、消防等维修车辆22台次,有力保障了灾区救援工作;武警二支队695名战士分两个梯队深入磨西镇、得妥镇开展救援行动。截至目前,抢通道路200余米,搭建便桥1座、帐篷60顶,疏散转移群众1500余人,救治伤员53人,挖掘解救伤员42人,排查民房200余间,运输救灾物资15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州综合执法局按照“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要求,先后4次深入沙湾村、牛背山村蒲麦地组464户联谊家庭开展实地走访慰问活动,向联谊家庭发放大米、清油、月饼等生活物资,发动干部职工向2个联系村捐款2.25万元;州民族团结进家庭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中秋节开展“中秋暖心·情系灾区”实地走访慰问活动,向一线抗震救灾人员送去月饼、口罩等折合6000余元的慰问物资。

  

  搭建救灾帐篷

  

  甘孜州委书记沈阳看望一线救灾官兵

  

  志愿服务队工作现场

  

  志愿服务队搬运救灾物资

  

  志愿者物资运输队

  

  甘孜州总工会志愿者输送物资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2/9/14/b247e21d472e4766b31b9dbe8910e65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