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人物 > 正文

国有企业显担当 民族团结铸心上——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纪实

时间:2022-11-30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国网恩施供电公司是恩施州辖区内的国有企业,如何将业务工作融入中心大局,促进民族团结,彰显电力作为,成为公司党委深入思考和谋划推进的重要课题。公司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重要思想,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党建促创建,突出四大抓手,以开展“民族团结党旗红”活动为载体,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走深走实,探索出了一条“团结无处不在,融入无处不有”的成功经验。公司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企业”,所属8县市供电公司均被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企业”,实现了首个全系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功率100%。

  一、着力持续深化宣传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司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亲自管、负总责,站位再提升、推进再加力,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将主题实践活动与党建日常工作有机结合,与推动中心工作有效统一,纳入党建责任制重点考核,纳入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三是加强教育培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职工培训内容,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各级党支部每年至少各开展1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学习教育;四是持续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如组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事迹报告会等,推进宣讲活动“进单位、进部门、进班组、进窗口、进家庭”。

  二、着力发挥电网企业优势,支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公司坚持“在民族地区,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的工作方针,立足主责主业,彰显国网担当,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发展所需能源支撑的痛点难点,建强民族地区电网,实现“六个最”。一是顺利完成恩施州史上单件最重变压器(13台,单台重318吨)运输任务,为渝鄂直流背靠背联网工程顺利投运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成功应对全省最大电网风险预警,有力保障黔张常铁路牵引站供电工程调试期间恩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三是疫情期间,建始县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在全省最早复工,对民族地区稳信心、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四是面对恩施州城五十年一遇的最猛洪涝灾害,经过六天六夜连续奋战,比预计时间提前65小时10分钟恢复供电。五是全力落实属地协调责任,助力湖北境内建设里程最长的“白江线”恩施段线路顺利建成投运。六是“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电网投资超过100亿元,是恩施电网投资金额最多的五年,新扩建50座变电站,新建改造配电台区1.13万个,形成500千伏“双点支撑、南北互供”、220千伏县域全覆盖、35千伏乡镇全布设、10千伏及以下连万家的现代化大电网。整治低电压台区,新建121座光伏电站,为贫困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41亿元。党的惠民政策随着供电线路传递到402万各族儿女身边,党对民族地区的关怀普照恩施大地,极大地增强了恩施州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三、着力服务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公司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宗旨,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发挥面向千家万户、广联各行各业的优势,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进各民族在理念、信念、感情、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一是深化供服体系建设,做实“网格服务”,大力推广不停电作业,业务处理满意率居全省第二;深入开展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深化“阳光业扩”报装服务,开通“不动产+用电”联合过户服务,实现“证照共享”“无证办电”。二是不折不扣落实惠民政策,实施“零费用”电网配套项目3875个,节省客户办电投资1.8亿元;开展“转供电费码”推广工作,惠及终端用户6.98万户;完成“321”转改直试点项目15个。三是助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湖北民族大学实施全州首个“双碳示范校园”建设,新建电能替代项目678个,为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赋能。四是发挥工匠精神在服务小微企业中的作用,全面做实与侗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结对共建。

  四、着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公司始终坚守“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核心理念,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活动。一是积极参与传统文化项目保护,捐赠专项资金241万元,助力产业发展,推进土家吊脚楼等木质房屋防范电气火灾改造,实施“陪十姊妹”民俗文化传承项目。二是实现职工文化与民俗文化融合发展,组建电力职工艺术团,以歌曲、舞蹈、快闪等多种形式,创作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的职工文化作品,职工自导自编自演的《梅坪故事》《背篓电工》等一批反映民族团结进步的文艺作品在国家、行业展演展播中获奖,改编的节能减排公益MV《黄四姐》获众多网友点赞转发。三是助力优秀民族文化传承,组织开展学跳摆手舞、学织西兰卡普等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展现各民族风采。以摆手舞、三棒鼓等载体进村入户宣传用电安全,为摆手节、六月六、赶年等各民族节日和风俗提供专项服务,有力彰显了“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mztj/202211/115978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