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之二: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时间:2023-11-05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这为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新的形势和任务,呼唤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深刻总结国内外民族工作经验教训,深刻洞察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趋势,取得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做好这件“全党全国的大事”,要求我们高度重视理论的基石和支撑作用,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深入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内在本质,在讲清道理上下功夫;理清学理分析框架,在讲深学理上下功夫;辩证分析相关理论得以建构的世界观、方法论,在讲透哲理上下功夫。要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掌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正确回答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华民族有自身的独特历史,解析中华民族的历史,西方那一套民族理论显然是不适用的。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

  深化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要研究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要继续推进中华民族通史、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作,编好用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等教材,做好古籍发掘、整理、利用等工作。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激发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强青年专家学者的培养,为他们把好方向、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鼓励他们潜心钻研、厚积薄发,推出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的原创性理论成果。要不断壮大研究队伍,着力发现、培养、集聚一批政治立场可靠、理论素养深厚、善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

  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理论上坚定成熟,什么力量也不能动摇我们。让我们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加强和深化研究,以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引领各族人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11/11687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