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追踪报道 > 正文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之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时间:2023-11-10 作者:佚名  来源: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这进一步明确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新的时代要求。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特质、形态与创新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党的二十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命题,特别是在今年6月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入阐释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科学揭示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优势。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国家的豪迈壮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

  从党的民族工作来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

  精神家园构筑必须久久为功。要面向各族群众加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研究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认同。要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放眼中华大地,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中华文脉在赓续传承中弘扬光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坚不可摧。


原文链接:https://www.neac.gov.cn/seac/xwzx/202311/1168777.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