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建筑 > 正文

数字里的四川脱贫“密码”

时间:2021-08-04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这是卡灰村的“温泉山庄”(2020年5月29日摄)。

   初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温泉山庄”,前来洗浴的群众络绎不绝,热腾腾的温泉蒸汽驱散了寒冷,也挥去了大家奋斗一年后的疲倦。

   卡灰村过去曾长期贫困,近年来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通过村民自筹和政府补贴成立了霍曲吉祥牧场,以养殖牦牛、山羊为主,又拓展了人工种草、温泉山庄等,通过分红为村民增收。

   在宽敞舒适的藏式民居内,68岁的卡灰村村民洛登从柜子里取出一本“脱贫账本”,向记者讲述这些年家里的变化。

   洛登家曾有50多头牦牛,为了给老伴看病,只好全都卖掉,从此家里一贫如洗。被列为贫困户后,村里对他的关心和帮助从未停止:帮助梳理惠民资金、开展六洗一扫一整理、鼓励上山采挖菌类……洛登家账本上的一条条名目,详细记录了他家的脱贫历程。

  

  

  牧民在卡灰村集体牧场放牧(2020年5月29日摄)。

   “只要肯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扶贫干部的这句话,洛登一直记在心里。后来,卡灰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洛登家的命运发生了转变。

   洛登家的账本显示,他家人均收入每年都有增长,2015年是3017元,2019年就到了7122.5元,翻了一番还多。去年,洛登八口之家总收入6万元左右,还养了40多头牦牛,已顺利脱贫。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奔戈乡卡灰村村民洛登(左一)在家门口(2020年5月30日摄)。

   洛登家的变化是四川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是否愁吃”“是否愁穿”“是否有医疗保障”“是否住房安全”“有无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无数的脱贫工作账本记录了群众生活的点滴改变,描绘着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的图景。

   千万个贫困户的账本里,一串串数字凝结了无数干部群众的奋斗,打开了四川脱贫攻坚的“密码”:2020年,大凉山最后7个贫困县退出,四川省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全省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不久前,在被称作“悬崖村”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阿土列尔村,有民宿开张迎客。全村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44人不仅已走下钢梯、住上楼房,而且源源不断前来参观的游客还给村民带来了致富新机会。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szfxx/2021/2/18/db5caa1696fe407faf290834e4df30d6.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