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建筑 > 正文

精准帮扶见真情 民族团结一家亲——成都市锦江区倾力做好对口帮扶炉霍县工作

时间:2021-08-04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美丽的锦江默默无闻流淌在炉霍人心上,让雪山下的牧场为幸福舞起锅庄……”一首《美丽的锦江,流在炉霍人心上》广泛传唱,深情讴歌了成都市锦江区倾情援建炉霍县的深厚情谊。锦江区自2012年对口帮扶炉霍县以来,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紧紧围绕“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着力把对口支援打造成加强民族团结的民心工程,两地各族人民交流日益密切,结下了深厚情谊,成为全面小康路上携手前进的“一家人”。2019年,炉霍县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26%降至零,顺利脱贫摘帽。

  

  甘孜州炉霍县牧民的幸福生活。游建中 摄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生活着汉、藏、彝、羌、苗、回等10余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比94%。因自然环境恶劣,产业基础薄弱,发展要素资源欠缺,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自2012年成都市锦江区对口帮扶炉霍县以来,炉霍县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注重民生建设,厚植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基础。锦江区坚持民生优先,着力解决炉霍县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不断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做实援建项目,凝心聚力惠民生。累计投入援藏资金2.108亿元,在住房、产业、医疗、教育、基础设施等8个领域实施上百个援建项目,有效解决了“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等民生问题,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开展医疗援助,回应群众热情期盼。持续开展医院结对、医护送技、专家传艺、远程会诊等活动。建成甘孜州第一个县级二级甲等妇幼计生中心,开设特色专科,惠及周边八县群众;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向炉霍县捐赠防疫物资价值近50万元。实施教育扶贫,助学助困播种希望。利用锦江区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实施校校结对、教师支教、名师送教行动,接收安排贫困生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绽放。成立“锦炉爱心助学基金”,先后资助140多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聚焦产业扶贫,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发展支撑。锦江区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关键,坚持把助推炉霍县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锦江区整合各方援建资金1亿余元,建设炉霍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88个贫困村集中建设“飞地”智能蔬菜大棚,通过“嫁接”基地产业,帮助贫困村实现产业发展、经济增收。做优特色旅游产业,紧密联动发展。建设“百里绿色生态观光产业带”,打造晏尔龙和虾拉沱创意旅游新村,锦江三圣花乡、白鹭湾湿地公园、七彩田野景区与藏家庭园交纳村、虾拉沱湿地公园、宗塔草原交相呼应。组织开展炉霍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周活动,建设“圣洁甘孜·最美炉霍”特色旅游专线。

   发展特色文创产业,促进文化交融。建设唐卡实训基地,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免费招收贫困学生学习唐卡技艺;挖掘炉霍“山歌之乡”“唐卡之乡”文化精髓,组织知名艺术家赴炉霍采风创作;将唐卡艺术元素融入蜀锦蜀绣,开发文创产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凝聚社会合力,激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力。坚持模式创新,着力构建社会各界、各族群众共同参与的全新帮扶体系,提升帮扶成效,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选聘荣誉村长,搭建帮扶平台。推动社会多元参与,深化“千企帮千村”行动,广泛动员5批次46位民营企业家、民主党派人士等担任结对贫困村“荣誉村长”,300余家企业负责人、800余名爱心人士担任“荣誉村民”,不断扩大帮扶“朋友圈”。构建“荣誉村长”牵头的众筹扶贫模式,累计募集各类物资、资金3000余万元,精准实施产业、民生等各类帮扶项目100余个。众筹引进重大产业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近3亿元;帮助炉霍农特产品进入大型商超和电商平台,实现年销售额7000余万元。打造“锦炉爱心荟”公益市集,拓宽炉霍优质农特产品市场。筹集爱心资金60余万元,支持炉霍贫困村发展梅花鹿等特色养殖产业,巩固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环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十进”活动,强化能力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将锦江区滨江路社区治理经验引入炉霍,将民族团结进步进社区融入社区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安排专项经费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等业务技能培训,安排挂职学习、参观考察,编印发放预防职务犯罪读本,有效提升治理能力。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1/1/19/3217ffc4f9f14da4a46e42375dde5e09.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