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绵阳市平武县:让“熊猫家园”盛放民族团结之花

时间:2024-06-17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绵阳市平武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持续巩固提升“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为基础,不断强化政治引领、增进文化认同、加快产业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熊猫家园”灿然盛放,齐心协力画出了最大最美“同心圆”。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构建民族团结“大格局”。强化组织保障。平武县委、县政府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为纲,有序推进“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机制。成立平武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民族工作网格责任体系,整合基层力量、赋能基层组织,常态化开展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党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党建带创建活动,推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主心骨和带头人。选准工作抓手。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先后拨付4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实施台账制、清单制管理模式,定期组织专人深入基层开展指导调研,群策群力提升创建工作质量。2020年底,平武县被命名为“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1年底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23年,县内新增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个。

  二是增进文化认同,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擦亮民族文化“标识”。深挖本地藏羌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做好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2023年,白马民歌、曹盖面具和平武套枣制作工艺成功获评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全县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市县非遗项目76项。建好宣传教育“阵地”。建设“民族团结之家”传统文化阵地,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应知应会大比拼、民族团结暨普法知识讲座、“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宣讲会等活动100余场次。举行平武县民族团结进步书画摄影展,展示书画作品70幅,摄影作品30幅,引导各族群众提笔共绘幸福美丽新生活。提升文化品牌“响度”。打造“平武传承·名扬四海”民族文化宣传品牌,推出《神秘蜀韵 百部川扬|白马藏人雕曹盖》《登上央视!可以吃的艺术品——平武龙州套枣》《印象平武——非遗篇|白马毡帽擀制技艺》等专题片,保护传承平武非遗,累计点播超100万人次。

  三是加快产业发展,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文旅融合赋能。探索民族文化与现代生活新“链接”,打造平武民俗“风情街”,将民族文化风情和旅游“吃喝游购娱”结合起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丰富多样的文艺汇演、民俗展示活动,2023年共组织民族文化技艺传承活动10场,举办“报恩情韵·民族文化汇演”150余场,成功举办“瓦尔俄足节”“王朗白马风情节”等有传播力、有影响力的大型民族风情活动。全年参与游客达10余万人,拉动本地旅游经济收入1.1亿元。三产共建提质。出台《2023年度传统村落民族村寨特色民居保护利用专项行动方案》《平武县云上村寨试点方案》,平武县被纳入全省“云上村寨”建设、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工作试点县。2023年,全县共争取中央和省、市级民族类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支持民族手工业、中药材、农特产品、民宿等产业发展壮大,平武羌绣、龙州套枣为代表的特色产业规模逐年增长,为带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力。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shfz/2024/6/14/ebb391b6205542aab35f9583ab6a9459.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