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2020年5月,昭觉县18个乡镇87个村的搬迁户共1456户6744人搬出大山,搬进沐恩邸社区开启新生活,换新的不仅仅是家园,更是彝乡群众拥抱新生活的信心、决心。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彝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昭觉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创“党建引领、统战搭台、知新协助”的“1357”工作模式,有效助力沐恩邸社区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一、坚持党建“一个”核心,整合基层各方力量。整合乡镇、部门力量组成专班,采取“总支包社区、支部包楼栋、党小组包单元、统战成员包住户”的方式,深化社区服务工作。组织统战部干部深入社区指导统战工作,知联会、新联会成员分别入户开展走访服务,教育引导居民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法律法规、反邪教和防返贫监测等,推动多元共治更好融入社区。
二、用心实施“三治”融合,构建完善和谐工作体系。动员社区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统战成员牵头组织洁美家庭评选、巾帼互助楼栋建设等多项自治评比活动。健全居委会、司法员、德古、家支、禁毒五项工作机制,落实网格化管理,构建和谐法治社区。组织开展彝族传统道德教育培训,联合社区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德古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确保社区小矛盾不出楼栋,大矛盾不出社区。组织开展民营企业赴社区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推动开设壹基金爱心、青年先锋、新风等三家超市,实施积分管理,用好红黑榜,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三、落实民生“五项”保障,确保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持续稳定。利用务工奖补政策,联系有关民营企业,引导搬迁户外出务工;以参加公益性岗位和在园区民营企业务工的方式,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推进彝绣接单服务模式,实现居家就业。昭觉县新联会指导彝绣订单管理工作,绣娘作为县新联会会员,带领社区妇女依靠自己的勤劳,发家致富。采取组建合作社、土地流转等方式,推进搬迁群众原居住地产业发展,打响昭觉彝绣“彝家绣娘”川字号劳务品牌。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中心,知联会中医卫成员常态化驻点,解决居住群众医疗卫生需求。引入壹基金、残联等公益组织落实特困人群关爱救助。
四、开展优质“七化”服务,发挥“志愿者”作用。引进7家新联会会员社工(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实施快乐同行、牵手相伴等项目,帮助开展社区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成功孵化两家本地社会组织。联合社区向上争取216万元,用于购买社工和志愿者专业化服务,组织知联会、新联惠志愿者开展“四点半课堂”、针对独居老人和伤残人士,居家老人暖心贴心、伤残人士上门护理等精准服务。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推行群众点单、支部派单、责任人接单、监委会验单的点单式服务,建立搬迁群众对乡镇、社区党外干部反向考评机制,推进社区规范化管理,使社区服务更加方便、快捷、高效,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