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调研 > 正文

浅析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

时间:2024-08-05 作者:佚名  来源: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文化多样性和民族融合上。‌

  海南岛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聚集地,‌移民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在海南汇聚、‌交融,‌形成了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场域。‌这些移民包括民间自发移民、‌政府移民和海外移民,比如,落笔洞人、‌临高人、‌闽南人、‌十万人才入岛、‌贬谪移民、‌农垦移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及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等。‌这些移民不仅丰富了海南的文化多样性,‌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海南的民族交融表现在文化圈层间的交往交流上,‌包括黎苗山地文化圈、‌汉族农商文化圈、‌疍民、‌灶户、‌回族、‌渔民海洋文化圈等。‌这些文化圈层的交往交流,‌展示了海南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例如,‌黄道婆的纺织技艺“南艺北传”,‌海南渔民在《‌更路簿》‌指引下开发西南沙岛礁、‌自觉维护国家南部海洋权益,‌以及海外华侨引种橡胶等“热作经济”,‌这些都是民族交融的重要成果,‌也是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新时代以来,‌海南省在党的民族工作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比如,建设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设立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基金、‌举办海南“三月三”国际文化艺术节等,‌这些举措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宏伟事业。‌

  ‌海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是通过移民的迁入和文化的交往交流,‌形成了海南独特的文化多样性,‌并通过政府和社会的努力,‌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共同书写了海南民族团结的壮美篇章。(乐东县委办 陈雪芝)


原文链接:http://smzw.hainan.gov.cn/smzw/zjzx/202408/65102099962d4c5faba8970ea248288d.shtml?ddtab=true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