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贵州多措并举积极培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贵州独特的山地生态环境和丰富厚重的民族文化,为全力打造‘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提供了良好的资源赋禀。”11月26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湖南、贵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贵州代表团秘书长,省民宗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安锐在发布会上如是说。

  贵州素有“山地公园省”之称,地处中低纬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地理条件,为山地户外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贵州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其中龙舟、独竹漂、射弩、陀螺、蹴球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各族群众喜爱,每逢传统节日,民族传统体育赛事活动广泛开展、精彩纷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绚丽瑰宝。

  近年来,贵州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从政策出台、基地建设、赛事举办等方面,积极培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规范赛事举办,促进均衡发展。根据有关规定,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四年一届,目前已举办了十届,前十届均在省会城市贵阳举办。为进一步规范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工作,2023年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办法》,明确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各市(州)轮流举办,优先支持在3个民族自治州举办,这将更好促进我省民族传统体育均衡发展。

  推进基地建设,做好项目扶持。我省在省管高校、中小学、艺术团体等单位,建立竞赛项目、表演项目单项或综合的民族体育基地49个,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部分基地和项目进行支持。每年安排一定特色学科建设资金,与高校体育学院开展学科建设合作。通过强化基地建设,扎实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育工作。

  举办赛事活动,培养人才队伍。通过申办民体杯全国单项比赛、举办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体育项目人才选拔、表演项目编导人员培训等,积极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做好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梯队培养,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原文链接:http://mzw.guizhou.gov.cn/xwzx/gzdt/202411/t20241129_8614929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