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贵阳市观山湖区:“四个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

时间:2024-12-02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贵阳市观山湖区不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积极构建“大宣教”工作格局,在“有形”载体上创新形式,让宣传教育看得见、摸得着;在“有感”体验上用心用情,通过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有效”落实上持续用力,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一、坚持“三个贯穿”,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常态

  贯穿于党员干部教育全过程。区委、区政府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以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为示范,带动全区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并作为区委党校、领导干部培训班必修课,确保党员干部民族理论政策学习教育常态化,实现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全覆盖。今年以来,开展中心组学习、主体班培训、专题讲座等8次。

  贯穿于学校师生教育全过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学育人全过程、学校教育各阶段,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小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促进各族学生在同学、同玩、同乐中增进友谊,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今年全区178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开展“五旗五徽五认同”教育活动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共计500余次。

  贯穿于社会群众教育全过程。依托社区、各类文化场馆等平台,开展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100余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入各类社会教育活动与群众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推动多元文化共融共享,促进各民族群众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深化相互了解,共同绘制民族团结进步的美好画卷。

  二、搭建“三个平台”,拓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路径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在社区、商场、街道(镇)及博物馆等多类场景,通过主题书画展、石榴籽训练营、民族手工艺体验等呈现“多元一体”的文化,今年已组织开展“九+N进”民族手工艺体验、石榴籽训练营等49次。不仅为各族群众打造一个相互学习和欣赏的平台,更让群众以体验式、沉浸式的互动方式参与感受中华文化,从而建立情感联结,形成心理认同。

  搭建网络宣教平台。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传播效应,利用“端、网、微、视、报、屏”等资源进行广泛宣传,搭建多层次、多元素、多形式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网络宣传教育平台。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线上问答,吸引500余人参加,在网络媒体发布相关民族团结稿件800余条,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搭建主题宣讲平台。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队伍建设,通过石榴籽讲解员培训、主题演讲比赛、主题微课评选等方式搭建主题宣讲平台,培育石榴籽宣讲队伍68人。充分发挥示范典型带动作用,邀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现场分享体会,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

  三、深化“三个互嵌”,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合力

  深化空间互嵌。探索打造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公园等互嵌场域,用好用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习教育实践研学等基地,以空间互嵌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今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类基地已累计接待各族群众参观学习5万余人;观山湖公园民族大联欢广场、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公园荣获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称号。

  深化文化互嵌。始终把增进文化认同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长远与根本,以文化活动促“融”,助力文化共享。深入开展“民族大联欢”系列文化活动12场,围绕“四个共同”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宣传等群众活动4场,积极打造“民族大联欢”宣传教育品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中,在民族大联欢广场举办的“盛夏狂欢”“山湖同心 筑梦黔行”民族大联欢活动累计参与人数9.5万人次,不断提升“民族大联欢”品牌在省内知名度、美誉度。

  深化“三交”互嵌。以深入实施“三项计划”为抓手,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精心打造“红石榴”“三交”品牌,组织观山湖区师生前往新疆、内蒙古等地开展“红石榴”三交活动2期。邀请新疆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及艺术团到贵阳市、观山湖区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深层次促进两地的交融互嵌,让观山湖区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会客厅”。

  四、建立“三个机制”,构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新格局

  建立党政统筹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将民族工作全面纳入区委、区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政治巡察,建立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协调机制,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构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的新要求。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系统谋划,全面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20次。

  建立资源联动机制。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在“心”上下功夫,以真情润心灵、以团结聚心力、以交融促心同开展各项工作,积极对接引入中央、省、市优质资源,与中央民族歌舞团签订了结对共建合作协议,与省民族博物馆、省地质博物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6场次。

  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观山湖区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实施方案》,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国民教育体系,明确各单位工作职责,形成畅通的工作协调机制,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工作有序、高效运行。

  


原文链接:http://mzw.guizhou.gov.cn/xwzx/gzdt/202411/t20241126_8613535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