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近年来,贺州市平桂区西湾街道文华社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扎实推进各族搬迁群众互嵌式发展,持续写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以区域就业协同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既让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融入城市安居乐业,又让资源枯竭的老矿区城市重焕生机,聚力建设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当前,社区内建设卫生服务站达1000平方米,签约居民户数4075户、21662人,每年举办一系列节庆活动40多场(次),开办各种就业培训20多期次,累计播放公益电影100多场。
一是多举措提供就业推动各族搬迁群众“能致富”。在社区周边包围式布局培育劳动密集型、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辐射带动力强的产业,开发岗位打造“15分钟就业圈”,开发一批蔬菜种植、采摘管护、清洗装运等易上手、门槛低的就业岗位,每日可固定安排务工人数300多人,有效吸纳易地搬迁妇女、弱劳动力半劳动力等群体就近务工。在社区1公里范围内培育黄金珠宝、服装、美妆、电商直播等新兴产业,新建大型商务酒店,可提供执模、镶嵌、打磨、直营门店销售等就业岗位3000多个,带动搬迁劳动力就近就业。通过“五个一批”“点对点送工”“就业专班服务”就业扶持模式,实现户均就业人口达到2.5人,2023年人均收入16609.92元,同比增速15.14%,推动各族搬迁群众共同富裕。
二是多渠道优质服务确保各族搬迁群众“稳得住”。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集“党群、政务、文体”服务于一体的平台,全力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车”,为搬迁群众提供“零距离”的“一证通办”服务,实现了搬迁群众家门口“一站式、个性化、专业性”便民服务;区乡村振兴局、生态移民发展中心等部门提供“农事城办”惠民服务项目30余个,进一步完善健全互嵌式发展的政策举措。在社区内建设了建筑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签约居民户数4075户、21662人,总接诊3300多人次。配套建成游泳池、羽毛球场、排球场、中心广场等健身活动区域,为搬迁群众提供了充足的运动、休闲、聚会、社交场所,社区成立广场舞队和老年人活动中心,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促进社区融合、凝聚人心。三是多部门开展交融互嵌活动确保各族搬迁群众“融得入”。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桂区首届社区文化节”,依托国庆节、春节、“壮族三月三”、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节日开展系列活动40多场(次),开办瑶绣技艺培训、“非遗结绳技艺培训”20多期,累计播放公益电影100多场,在学校常态化开设“瑶歌”“瑶绣”“长鼓舞”等民族文化特色教学,引导各族搬迁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树立“四个与共”理念、增强“五个认同”意识。开设家庭文明建设、好家风好家训、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开展“星级文明户”“优秀楼长”“好婆婆”“好媳妇”“包粽子能手”等评选活动等,引导搬迁群众在观念上、行为上“市民化”。动员社会人士、爱心企业、志愿服务者开展慈善捐赠等公益性活动,推进搬迁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守望相助、手足情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