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秀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中努力走在前列,以高水平的生态环境增进各族人民福祉。
全力争做山水桂林的“颜值担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殷殷嘱托,全力落实“两个保护”,统筹抓好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严厉打击乱采乱挖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坚决守护好绿水青山,建成桂林市区首个生态体育公园—秀峰区荷韵生态体育公园,成为自治区黑臭水体治理推进现场会观摩点,桂林“4.25”漓江保护日活动首站参观点,受到市四家班子领导的高度肯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整治,我区鲁家村、庙门前村被自治区命名为首批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实践基地,美丽秀峰建设加快推进。
全力争做宜居城市的“标杆典范”。针对辖区老旧小区多,基础设施缺、城市面貌差的客观形势,我们积极策划包装了琴潭片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规模约为1161.64亩,改造涉及征拆面积约为80.8万平方米,约 1679 栋房屋,涉及5个村委约4033人,通过项目实施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文体设施,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各族群众生活品质,促进居民增收,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该项目现已获得国家开发银行15.5亿元授信并发放首笔款项,是全市城中村改造项目条件最成熟、基础最扎实、进展最迅速的县(区),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认可。下一步我们还将实施高铁园片区、飞凤片区、罗田片区城中村改造,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生活品质。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工作,近3年累计完成九岗岭、篦子园等113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0384平方米,受益群众15162人。通过改造综合施策完善好一批文体、管网、消防等设施,改善各族群众日常生活休闲硬件条件。持续推进城市管理“1+2+N”试点工作,开展精细化、规范化、人性化城市管理,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转变执法理念,切实增强为民服务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给各族群众营造一个整洁靓丽的城市环境。
全力争做美丽乡村的“桂林样板”。以乡村振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成功打造了鲁家村和芦笛三村(庙门前村、张家村、合家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是桂林市颜值最高、乡愁最浓、“钱”景最好的乡村,得到了中央、自治区各级重要领导的现场考察与充分肯定,先后获评为“中国特色旅游名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广西特色旅游名村”“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广西特色景观名村名镇”“广西养老养生小镇”等多项荣誉。同时,我们统筹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打造秀峰特色浓郁的和美乡村,促进秀美山水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各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