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黔江区】以文旅为杠杆撬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时间:2025-09-11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日,黔江区邀请《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画报》《中国国家地理》等国家级知名杂志刊物,举行了“寻道中华之武陵走廊”采风活动、“道中华黔江行”文旅推介活动等多重文旅宣传推广活动,着力展现黔江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风情和浓郁的烟火气息,各民族在此相遇相知相伴、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荣共存,织就了一幅各民族唇齿相依、相融共生、亲如一家的美好画卷,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是立足文旅禀赋,构筑精神家园。各族群众因共同的审美体验,在濯水古镇的青石板路上,在蒲花暗河的游船中,在土家十三寨的民宿间,打破地理与心理隔阂,面对面交流,相遇相知相伴,在旅游场景中建立起初步的情感连接,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致力文旅开发,巩固交融发展。黔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民族手工艺品销售等,各族群众成为发展的共同参与者与受益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产业链上互为依靠、在市场上相互成就,经济层面深度互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是深化文旅融合,凝聚文化共识。黔江土家苗汉共生共荣,共同创造着灿烂的中华文化,濯水古镇、土家十三寨、小南海地质公园、白垩纪恐龙化石等,以不同的方式书写着黔江厚重的历史。各族人民走进黔江,感受巴楚文化、土家文化、苗族文化在黔江的交融共生,体验“南溪号子”、西兰卡普、摆手舞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民族演员同台演出,不同民族游客共学民族舞蹈,文化互动与相融共生,共同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原文链接:http://mzzjw.cq.gov.cn/sy_188/qxdt/202507/t20250722_148354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