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罗甸县: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日常 上好“开学第一课”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中小学校迎来了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各级学校积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我们组负责绘画‘共同发展’板块,想要通过画面展现各族群众一起搞生产、促增收的场景。”在民族文化长卷绘制活动中,罗甸县玉湖实验学校八(1)班学生周晶晶介绍。据了解,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罗甸县开展分层分类教育实践,除统一开展“民族舞蹈大课间”外,小学阶段以开展民族知识视频教学、民族团结短句书法等趣味启蒙活动为主,为学生普及民族文化知识;中学阶段则侧重集体体验,在民族文化长卷绘制等活动集体分享中深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要从娃娃抓起。”罗甸县第四小学五年级(5)班班主任杨光碧从事教育工作23年,她认为开学第一课是新学期的重要起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核心内容,能帮助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建立起“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知。

  将家国情怀培育融入“开学第一课”,是罗甸县的重要设计。通过集中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推动学生从认知升华为认同,筑牢思想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工作任务,我们始终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罗甸县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刘华介绍。

  为推动工作落地见效,罗甸县一方面组织全县教师开展专题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引导水平;另一方面指导全县各学校开发特色课程资源,除“开学第一课”外,还通过主题班会、校园体育艺术活动、知识竞赛等形式,让教育融入日常。同时充分发挥家长会、社区宣传活动等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长和社会力量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完成。”罗甸县第二小学五(5)班岑俊羲的家长说。

  据统计,罗甸县开学第一周,全县共组织开展相关活动100余场,覆盖师生6万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下一步,罗甸县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倾力打造“民族蜡染文化研学之旅”“民族团结故事汇”等特色品牌活动,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每一位青少年心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力量。

  


原文链接:http://mzw.guizhou.gov.cn/xwzx/gzdt/202509/t20250915_886172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