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网站公示了2025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广东民族宗教研究领域表现突出,共计立项16项,其中民族学13项(重点项目2项、一般项目4项、青年项目7项),宗教学3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青年项目1项)。这16项课题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海外华侨华人,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应用实践研究,显示出较大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标志着广东推动构建中国民族宗教研究自主知识体系已初见成效。从整体上看,广东本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名单具有三大亮点。
一、重点项目占比高
2025年,全国民族学重点项目公示立项共13项,宗教学重点项目公示立项共7项。广东以民族学重点项目公示立项2项,与北京、甘肃、陕西并列第一名!宗教学重点项目公示立项亦占全国宗教学重点项目的1/7,取得较大突破,量与质同步齐飞!
二、青年学者挑大梁
2025年,全国民族学青年项目公示立项89项,宗教学青年项目公示立项21项。广东民族学青年项目公示立项7项,约占全国8%;同时,民族学、宗教学青年项目共计公示立项8项,占广东全部立项项目一半,表现亮眼。可见,广东民族学、宗教学研究具有年轻化、潜力大、后劲足等优势,能够为广东民族学、宗教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
三、学会平台支撑和牵引作用突出
广东省民族宗教学会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整合优化研究力量,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举办学术讲座、开展学术交流、创办学会会刊、设立研究项目、开办研修班等方式推动广东民族宗教研究高质量发展。此次,民族学、宗教学重点项目公示立项3项中,有2项为广东省民族宗教学会会员申报(分别为广东省民族宗教学会副会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杨文炯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李韦研究员);民族学、宗教学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公示立项中也有多位是学会会员。此外,部分学会会员以语言学、古典学等学科申请项目,通过交叉学科的角度研究民族宗教问题,获得公示立项,如华南农业大学高列过教授申报的语言学项目“《汉语大词典》所收佛教词语的源流考释与修订研究”获得公示立项。这些立项,既是学会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系统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的民族宗教工作主线,有效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牵引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充分显示了广东民族宗教研究的厚度和广度。
(供稿、编辑: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李雨琦、吴泽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