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宗教 > 正文

我省以十大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 2025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时间:2025-09-15 作者:佚名  来源: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今年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收官之年,为大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9月1日至30日,我省在全省范围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为主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
宣传月以十大活动为载体:一是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民族政策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阐释“四个必然要求”“四对重大关系”“四个与共”“五个共同”等深刻内涵。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考察青海的重要讲话和出席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广泛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进一步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了解掌握党的民族政策,提升广大干部的民族工作理论水平和开展民族工作的能力。二是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开展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各地各行业涌现出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我省选树的全国、全省模范集体、模范个人为榜样,全方位、多层次宣传民族团结先进典型、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让典型讲亲身故事、谈切身感受,掀起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学习宣传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热潮。三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及集中宣传活动。举办青海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暨西宁市促“三交”专场演出活动,启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认真总结近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的典型经验、成就等,结合近年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和民生改善取得的显著成效,通过宣传日、宣传周等多种方式,集中开展各类宣传活动等,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浓厚氛围。四是开展全省第二届少数民族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电视演讲大赛。以“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在前期32名选手完成初赛的基础上,举办少数民族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电视演讲大赛决赛。同时,大力宣传决赛选手的优秀作品和大赛活动,形成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提高大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五是开展全省大中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和演讲大赛。各级、各类学校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庆祝教师节活动、新学期迎新活动等,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知识竞赛和演讲大赛。积极筛选各级各类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和演讲大赛的获奖优秀选手踊跃报名参加全省大赛,积极宣传优秀选手及优秀作品,为大赛造势、为选手打气,增强各族师生“五个认同”,铸牢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六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营企业暨民营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共筑团结同心”教育实践活动。组织我省民营经济人士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民营企业暨“坚定理想信念•共铸团结同心”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学习宣传相关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人士学习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坚定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凝聚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合力。七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党课”作品征集评比展示活动。积极探索党建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合新途径,挖掘和培育本行业本领域优秀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微党课”作品,对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中的经验做法、成果成效进行现场展示和讲解,进行评比展示活动,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展示优秀作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八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观互检学习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等典型性和示范性比较强的地区和单位开展互观互检、学习交流活动,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经验和典型地区、单位的学习宣传,巩固提升全省创建工作成果。九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推广《道中华》、“青海石榴籽家园”等系列新媒体平台,动员干部群众等积极关注《道中华》“青海石榴籽家园”等系列网络新媒体账号。积极创作主题短视频、宣传片、理论文章等,向《道中华》“青海石榴籽家园”网络新媒体报送相关稿件,加大宣传推广,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故事。做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学习、推广、使用、宣传工作。十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活动。举办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班。积极组织各级各类干部群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认真学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学习民族团结专题研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政策理论知识水平,提升工作能力,夯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的基层基础。


原文链接:http://mzw.qinghai.gov.cn/index.php/mzwdt/467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