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时评 > 正文

德宏州多措并举做好海外统战宣传

时间:2025-09-28 作者:佚名  来源: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近年来,德宏州立足区位优势,深耕侨情实际,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中缅命运共同体为目标,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创新传播载体、深挖侨史资源等务实举措,蹚出了一条“以情聚侨、以文化侨、以通联侨”的海外统战宣传新路径,有效提升了海外统战工作的实效性与影响力。

  以“多元平台”为纽带,构建海外统战“情感联结网”。德宏州坚持“活动常态化、基地实体化、内容精品化”思路,打造多层次交流平台,让胞波情谊与侨胞情感在互动中升温。

  品牌活动常态化,激活民间交流活力。依托中缅边境独特区位,定期举办中缅边境贸易交易会、中缅胞波狂欢节、“一马跑两国”中缅跨国马拉松、‌“一江情·一家亲”跨国迎新晚会等活动,将经贸合作、文化展演、体育竞技与统战宣传深度融合。“一马跑两国”中缅跨国马拉松以“体育无国界”为理念,吸引中缅民众踊跃参与,累计共1.8万人次,成为传递“中缅一家亲”理念的重要符号;中缅跨国春晚通过歌舞、戏剧等多元形式,展现中缅文化交融之美,每年吸引数百万海外受众关注,持续深化胞波情谊。

  人文基地实体化,打造线下统战枢纽。2025年1月,德宏州与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联合挂牌成立全国首个“胞波敏格拉”中缅人文交流基地,整合文化展示、学术研讨、侨胞联谊等功能,成为海外侨胞、缅甸各界人士感知德宏、了解中国的前沿窗口。基地成立以来,已举办海外媒体德宏行、中缅文化沙龙、侨胞返乡座谈会等活动,有效强化了中缅两国群众线下交流。

  内容精品化,提升文化传播穿透力。聚焦“小而美”的精品内容创作,挖掘马嘉理事件、早乐东抗英、滇缅公路、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等历史文化,制作民族团结促乡村振兴微电影,创作推出《刀安仁》《滇缅长路》《南侨花木兰》等体现“四个与共”的文化精品,并将其打造为向海外传递中缅友好的“文化名片”。

  以“全媒体矩阵”为支撑,打通海外统战“传播直通车”。德宏州构建多语种、多平台、多形态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实现海外统战宣传“精准滴灌”。

  打造本土媒体标杆,夯实缅语传播根基。创办我国唯一公开发行的缅文报纸《胞波》,并逐步升级为“一报六平台”的融媒体矩阵,覆盖缅甸及东南亚地区侨胞。其中,《胞波带您逛中国》短视频栏目,以“侨胞视角”带领受众走进德宏村寨、产业园区、文化场馆,多条视频被中国驻缅大使馆官方账号转发,单条最高播放量达50万余次,成为侨胞了解家乡发展的“鲜活教材”。

  构建多语种传播体系,拓宽受众覆盖范围。创新推出包含汉语、英语、缅语、傣语、载瓦语等7种语言的海外社交媒体矩阵,以“胞波敏格拉”为核心传播品牌,采用“媒体号+个人号”联动模式—媒体号发布权威信息、文化精品,个人号(由侨胞代表、文化使者运营)分享日常故事、情感共鸣内容,形成“官方+民间”双向传播格局。

  聚焦受众需求,优化传播内容供给。针对缅甸民众关注的民生话题,推出“中缅边境合作”“农业技术交流”“跨境医疗互助”等系列报道;针对海外年轻侨胞,制作“德宏非遗VLOG”“中缅美食”等轻量化内容;针对侨界长辈,强化对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宣传报道等,通过“分众化”传播,确保不同群体都能找到情感共鸣点。

  以“侨史侨情”为核心,筑牢海外统战宣传“精神向心力”。以挖掘南侨机工回国抗战文化资源为抓手,将爱国侨史转化为海外统战的“精神内核”。

  以“非遗+新媒体”活化侨史传播。联合高校团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创作《南侨机工赤子功勋》《滇缅公路爱国记忆》《民族光辉华侨旗帜》3部剪纸动画,将国家非遗“德宏剪纸”技艺与历史文化结合,还原南侨机工回国抗战历程。其中,《滇缅公路爱国记忆》获“人文社科之光”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一等奖,《民族光辉华侨旗帜》获全国侨联系统短视频大赛二等奖,三部作品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70余家媒体报道,线上浏览量突破700万次,英文、缅文版作品在30余家海外媒体转载,让侨史文化与中国人民抗战精神跨越国界、深入人心。

  以“纪念馆阵地”强化侨胞联结。依托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发挥“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等“国字”招牌于一体的优势,打造海外侨胞“精神家园”。近3年来,纪念馆接待港澳台及海外参访团56个1200余人次,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通过实物展览、情景讲解、互动体验等形式,让参观者直观感受先辈的爱国情怀。同时,纪念馆定期举办“侨胞寻根”“海外青少年研学”活动,帮助海外侨胞尤其是年轻一代厘清“根”与“魂”的联结。

  以“思政品牌”传承侨史精神。将南侨机工爱国精神融入统战宣传与思想引领,开展“侨史进学校、进社区、进侨村”活动30余场,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在全国志愿服务系统注册“南侨机工精神宣讲志愿服务队”,200余名队员深入基层开展宣讲、帮扶活动,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在纪念馆内建成南侨机工非遗剪纸展厅,形成“展览+体验+宣讲”的立体传播模式,相关成果先后获2022—2024年云南省网络正能量精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成为省内传承侨史精神的德宏样板。


原文链接:https://mzzj.yn.gov.cn/html/2025/difangdongtai_0928/40608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