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服饰 > 正文

甘孜州全面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

时间:2022-11-08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2022年7月甘孜州启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以来,甘孜州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方法、拓展联谊内容、注重目标实效,有力有序稳步推进实践行动走深走实。

  (1)精心精细谋划部署,实践行动统筹有力。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家庭作为社会基本细胞、基本单元的重要作用,研究印发了《关于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的通知》(甘委办发〔2022〕21号),科学规划了实践行动的总体目标、工作内容和实践路径,明确到2026年,将实践行动工作成效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实效,同时,成立由州委书记、州长任双组长的实践行动领导小组,把实践行动纳入部门目标绩效考核和巡视巡察内容,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年度述职、年度考核重点内容,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察评价重要依据。高位启动实施,7月1日,在稻城县隆重举行喜迎党的二十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启动仪式,号召全州各族群众要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自觉传承好家风、培育好家教、创建好家庭,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团结、共生共荣和谐大家庭。

  (2)建立健全常态机制,联谊框架初具雏形。全面建立联谊机制,采取“1+2+N”联谊模式,建立甘孜州公职人员全覆盖联谊户籍家庭常态机制,推进厚植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培育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激发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推进“三交相融”的团结格局四项内容,落实联络员、宣讲员、教导员、纾困员、帮扶员五大职责。积极搭建联络平台,横向建立州级部门单位与州实践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络机制,纵向建立州县乡村四级联络机制,全覆盖搭建“石榴籽平台”,115个州级部门单位、18个县(市)成立实践行动领导小组,各乡(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负责人的“石榴籽工作中心”300个,各村(社区)挂牌成立以第一书记和村支部书记负责的“石榴籽工作室”2242个,组建以村(社区)两委班子+村民代表的“石榴籽工作队”2737支,培育育籽员6087名,为有力有序开展实践行动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确保实践行动各环节工作项项有人抓、件件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3)分层分级首次入户,各级干部踊跃参与。州级领导率先示范,7月31日前,44名州级领导率先入户联谊132户农牧民、城乡居民、僧尼家庭,与联谊家庭真交心、真关爱、真解困,联谊家庭真欢迎、真感恩,为全州各级干部职工开展实践行动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也为全面铺开首次入户联谊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县处级领导纵深推进,8月31日前,1456名县处级领导结合工作实际、按照时间节点,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与5365户家庭完成首次入户联谊,有力推进了实践行动纵深发展。县处级以下干部圆满收官,10月1日前,60574名县处级以下干部职工通过统一组织、集中行动,完成249781户家庭的首次入户联谊,至此全州干部职工全覆盖完成首次入户联谊。首次入户联谊期间,各级各部门坚持把推动实践行动作为收集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为民纾困解难的重要平台,真正做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共收集联谊家庭各类困难诉求21305件,解决19810件。

  (4)拓宽拓展联谊领域,社会各界积极融入。驻州央企主动响应,制定印发《驻州中央企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方案》,27个驻州能源央企和川藏铁路(甘孜段)11个施工单位13个标段41个工区以“1+1+10”联谊模式(即1个驻州央企对口帮扶1个村(社区),与所在县(市)共同协商确定10户特殊困难农牧民家庭作为联谊对象,可视情扩量联谊户数)主动参与,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普惠性帮扶、精准扶持、文化引领”四项内容,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和实践行动“双见效”,助力甘孜州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16个涉及驻州央企的县(市)已完成同驻地央企的沟通对接,建立企地联络对接机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正在有序开展任务分配和联谊工作。援建队伍积极融入,省内、浙江对口支援干部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搭建机关、学校、企业、基层组织等多层面交往交流交融平台,组织362名青少年、769名基层干部、200名农牧民代表赴浙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通过“携手同心·共话亚运”“萧康共力·向美而行”“浙里学堂”“桐得同心”“塘塘合作”等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开展文化交流互鉴活动21次,组织20名少数民族学生就读浙江职校,帮助46名毕业生在浙江就业。同时,建立智力支援、产业支援、文教支援等援建项目,500名援建挂职干部联谊1443户农牧民家庭,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康定新川藏运业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实践行动相关要求,结合关于“民族团结进企业”的工作,积极参与实践行动,组织12名中层干部联谊泸定县岚安乡昂乌村24户家庭。特别是在“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新川藏运业集团有限公司闻震而动,第一时间开通地震应急客运车辆,积极为应急救灾车辆提供保障服务,并为救灾部队、公安、消防等维修车辆22台次,有力保障了灾区救援工作。

  (5)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团结氛围日益浓厚。“线上”,借助国家民委、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委等门户网站和《民族画报》《中国民族报》进行多频率,深层次报道;在《甘孜日报》开设“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专栏,推送专栏文章80余篇;在《康巴传媒》发表团结之花处处绽放系列报道19期、“9·5”泸定地震“石榴花开籽同心民族团结进家庭”专题视频6条;同步在《微甘孜》《学习强国·同心甘孜》进行推送,各县(市)融媒体延伸推送130余条;喜迎党的二十大,精心拍摄制作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短片《我是一颗石榴籽》6期。“线下”,编印推送“民族团结进家庭”应知应会手册和宣讲通稿;制作翻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守则和主题宣传语汉藏语版;及时总结推广各地特色亮点做法,印发《工作动态》62期,刊发《工作专报》20期,各级各部门上报各类简报信息1400余期,动态、专报累计450余期;指导开展宣讲全覆盖工作,累计宣讲1万余场次,覆盖57万余人,印发宣传手册1万余份。

  (6)倾情倾力服务大局,联谊优势初步显现。助力抗震救灾,“9.5”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联谊干部第一时间与受灾区21694户联谊家庭取得联系,了解受灾情况、宣传抗震救灾知识、传递党委政府声音、做好思想安抚和情绪稳定工作。同时,按照州委要求,新增642名州级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241名州级对口联系单位干部职工联谊主灾区受灾群众一户,帮助联谊家庭成员重拾信心,共渡难关、共建家园。截至目前,883名干部职工已完成883户新增联谊家庭的首次入户工作。助力疫情防控,有效发挥乡(镇)、社区“石榴籽工作中心”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石榴籽工作室”全面加强社会面防控,依托“石榴籽”平台,成立志愿服务队2925支,志愿者65982名,协助开展入户排查、核酸检测、物资配送等工作,宣传防疫信息36.5万余条次,开展疫情防控宣传13万场次,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投放宣传标语、公益广告71万余条。助力共同富裕,将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与实践行动相结合,印发《关于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有灾必查、开学必问、生病必访、就业必询、有诉必应、联谊必核”联谊行动,协助落实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联谊户出现“漏测失帮”和“体外循环”等情况,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7)有点有面积极探索,守正创新亮点纷呈。康定市搭建数字平台,开展智能配对,实现联谊计划线上发布、联谊日志线上记录、联谊任务线上督办。巴塘县以“六大同心活动”为载体,以产业规模化带动发展为目标,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雅江县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加强浙雅两地人民山海深情。九龙县以“七聚焦”助力聚民心、解民惑、增民力、纾民困、助民富、转民风和排民忧,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就业技能培训、家风家教宣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移风易俗等工作。炉霍县开展县级领导联系片区乡(镇)、重点企业、老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寺庙、宗教界人士、乡村振兴村、联谊户、监测户、党建联系点、孤儿、网红、乡镇“石榴籽”工作中心“十三联”工作,每月开展“最甜和最红石榴家庭”评选工作,推动实践行动走深走实。稻城县积极协调对口支援干部及单位投入1.9亿元援助实施30个项目(点位),引导各族群众和联谊家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甘孜法院系统打造“正义雪莲”女子审判团队和“石榴籽”调解工作室两张法治名片,大力推进巡回审判,积极探索“点线面”结合的涉藏地区诉讼服务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州文广旅局发挥文旅资源优势,以举办技能培训、开展特色阅读赠书进家庭、送文艺惠民演出、党建联谊共创、组织联谊家庭参观考察文旅特色基地、组织参观博物馆等形式引领带动联谊农牧民家庭成员拓思维、长见识、增技能。团州委以“八个一”主题活动为载体,在全州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红领巾在飘扬”少先队主题活动,并组织开展2022年“跨越千里·共享亚运”浙甘青少年同心营活动和“石榴籽一家亲·迎亚运手拉手”浙甘两地青少年书信交流活动等,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近百场次,服务青少年儿童4832余人次。州总工会预计三年投入3000万元,深入开展维权服务进家庭、工会关怀进家庭、青少年同心进家庭、妇女儿童关爱进家庭等“十大行动”。州妇联实施“家庭文明”“科学家教”“家庭关爱”“觉姆关爱”四项行动,稳步推进实践行动落实落地。驻州央企自加压力,在“1+1+10”的基础上,甘孜县驻县央企延伸联谊2座寺庙、巴塘县驻县央企延伸联谊13座寺庙975名僧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在新的征程路上,甘孜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着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让甘孜大地上的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原文链接:http://mzw.sc.gov.cn/scsmzw/mztj/2022/11/7/f086811f5e094ab1b81be6e91bc16e5b.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