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时评 > 正文
“八五”普法工作开展以来,自治区民委聚焦“一条主线”、抓好“三个注重”,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扎实开展法治宣传工作,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聚焦“一条主线”,确保普法宣传见实效
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安排部署法治宣传教育各项工作。制发《内蒙古自治区民委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学习宣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工作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工作等文件,持续不断推动在民委系统各级党员干部中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将普法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等民族工作特色平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抓好“三个注重”,确保普法宣传无遗漏
一是注重抓好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学习法律法规纳入各级民委系统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重点课程,推动民族工作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的能力。组织全区民委系统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年”建设行动,确立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大学习四项工作举措,全面提升民委系统干部的政治素质、文化素养、工作能力和精神状态。举办全区民委系统依法行政培训班7期,对民委系统干部进行专项法治培训,累计培训500余人次。二是注重加强各族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学校,由教育部门作为牵头单位,举办法治专题宣传讲座、法治专题培训班,制作专题宣传视频,开展知识竞答,举办主题团队会和党团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各族师生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深深埋进孩子心灵深处。三是注重宣传普及各类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宣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我区的实施办法等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广泛宣传民法典、刑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关系各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法律法规。
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确保普法宣传全覆盖
一是打造品牌,做精自选动作。联合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统战部、司法厅常态化组织开展全区“民族政策宣传月”“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民族法治宣传周”工作。全区各地区各部门单位“线上”与“线下”联动,广泛深入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苏木乡镇、进学校、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进网络、进各领域。2022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单位开展政策法规解读、咨询6万余场次,悬挂和滚动播放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内容10万余条。二是突出特色,做优规定动作。认真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各项法治宣传活动。在机关门户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开设民族法治专栏,设置“政策文件、政策解读、以案释法、最新报道”4个栏目,截至目前,推送政策文件8件、政策解读36篇、以案释法46例、最新报道188篇,提升了法治宣传实效,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