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厚重的历史 鲜活的形象——观壮剧《苍梧之约》有感

时间:2021-08-04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当“苍梧”这个古老的地名出现在“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广西优秀舞台剧目展演的舞台上,当一群热血青年为了信仰,以生命和灵魂践约,为黑暗中的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让鲜艳的党旗高扬在苍梧之野、西江之畔时,留给观众的是激励和震撼。

  《苍梧之约》是我区第一部取材周恩来同志亲自在梧州指导创建广西第一个党支部的历史,以女共产党员李省群为人物原型进行艺术创作的壮剧剧目。该剧通过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发生在梧州的故事,塑造了林茗、叶洲等一群青年不改初衷、不怕牺牲,朝着共产主义信仰扬帆的年轻人形象,同时,又以“一诺千金”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哲思带领观众寻找到了一个关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答案。因为唯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在激荡的历史潮流中永葆火红的生命本色。

  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一个宏大的主题,穿越近百年的时空,展现人物丰富而曲折的人生,需要巧妙的时空安排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张力。该剧采用了变换的时空,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个节点,大幕一拉开,灯光、舞美、场景、服化风格,与历史的情形遥相呼应,勾勒出了共产党员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精神状态,既展示了历史的真实,又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建构了一种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更具有了哲学的意义。此外,剧中音乐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壮剧音乐与交响音乐的切换、粤剧唱腔的设计与融合,特别是《国际歌》旋律的反复出现,营造了氛围,彰显了主题。舞台语汇,既是戏剧的组成部分,又与人物、情节、主题水乳交融,提升了舞台观赏效果,让台下的观众共同沉浸其中,用心用情感受那段沧桑光辉的历史,探索和践行共产主义的真谛。

  历史厚重,刻画细腻。《苍梧之约》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很好地解决了以史掩人,或人脱离史的矛盾。作品回归历史原点,让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人物命运相互交织,共同组成一首慷慨的英雄之歌,历史与个体的相得益彰、互相推进,既显示了历史的厚重,也凸显了个人在历史中的成长。剧目拉开时,林茗、叶洲等人还只是一群苍梧学生联合会的学生,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在信仰的追求中,有为了信仰葬身火海的,有为了信仰被人误解谩骂但仍矢志不移的,也有为了信仰而惨遭叛徒杀害的……巧妙的细节处理,表达了个体人物的情感脉络,这些鲜活的个体共同组合成了共产党的形象,而这些鲜活的形象则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波澜壮阔历史的“生动注脚”。

  表演细腻,程式唯美。说到底,舞台表演本质是人的表演。因此,表演者最本质的表演元素是身体,无论是唱、念、做、打,对应当代观众最直接的通道是感官化的体验。该剧担纲主演的是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哈丹,她的唱腔悠长婉转,台词“壮”味十足,舞台表演灵动而不失庄重,以唯美的程式化表演把林茗“这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生动地展示给了观众,并以一种新的话语方式让观众在她构建的艺术现场旅行,在创造者和接受者的艺术交互中,重建艺术化的生活真相。在演出现场,观众给予了表演者热烈掌声,这是演员与观众的互动和相互尊重,因为,观众正在以自身的方式感应艺术的美感和经验,以获得感动和鼓舞。当然,这需要表演者对艺术持续不断的修为,以及受众在艺术品位上的提高。

  回望峥嵘岁月,感受共产党人的信仰与力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在为观众生动讲述故事的同时,必将会振奋精神,鼓舞观众在新的一百年征程中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壮剧《苍梧之约》简介:壮剧《苍梧之约》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出品,梧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广西戏剧院和梧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演出,入选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扶持项目。剧目以广西第一个党支部—梧州支部在1925年10月成立前后的风雨历程为素材,以部分革命先烈为人物原型进行艺术再创作,展示了共产党员随时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崇高风范,他们以生命和灵魂践约,历经磨难与离散、牺牲与背叛,依旧至死不渝地坚守誓约,不改初衷,最终如凤凰涅槃,不断地发展壮大,让鲜艳的党旗高扬在苍梧之野、八桂大地。

  广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党史资源,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苍梧之约》充分挖掘这些优势,以精巧的戏剧结构,鲜明的节奏风格、饱满的视觉体验,以及独特的壮剧音乐和交响乐、咏叹调以及多声部合唱等艺术形式有机交融,展现了一群热血沸腾的革命志士,还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ztzl/zxzt/zzqmzgzwyhmzgzqkjlzl/t9474353.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