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焦点 > 正文
近年来,城中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主题,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立足城中区城市民族工作特点,总结“1233”工作法,发挥三项资源优势,推动各项社会经济建设稳步发展。
总结“1233”工作方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基础。一是坚持一条工作主线。城中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制定城中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33个职能部门纳入民族团结工作队伍,使民族工作与社会治理各项工作相结合。二是扩大两个工作圈。发挥“大统战”和“大宣传”作用,联合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力量,扩大民族团结进步朋友圈,整合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资源,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影响力。三是抓好三项重点教育。加强干部职工、社区居民、在校师生三类重点人群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不断提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度,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四是加强三类阵地建设。打造特色工作阵地、宣传阵地、文化阵地,让民族团结进步知识抬头可见、随处可学,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植于各族人民心里。
发挥三项资源优势,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打好民族团结根基。一是建设打造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项目。辖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覆盖率超90%,其中柳州市民族实验小学通过建设“一道一廊一场一馆一室一坊”,铸牢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三同”“两读”“八面一体”的民族文化项目式课程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是持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升教育服务质量。2020年城中区成为柳州市唯一入选自治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的城区,并在“2020年自治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工作会”上作经验发言。三是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开展民族文化交流。柳州市艺术剧院创作的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舞蹈诗《侗》等优秀民族剧目,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社区(村)文艺队,将城中区投入专项经费创作的《代代瑶花》、《侗绣》等民族特色剧目,以每年约100场次向各界人民群众展示。四是发挥医疗资源优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城中区3家三甲公立医院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疫情期间,3家医院均派医疗卫生专家组成援鄂医疗队前往武汉提供医疗救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连续加班保障辖区各族群众疫苗接种工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