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观察 > 正文

忻城县:依托土司文化,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时间:2024-12-25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忻城县土司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亚洲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土司建筑群,被誉为“壮乡故宫”,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情无限的千年古城。近年来忻城县通过深挖土司文化宝藏、点燃非遗创新之火、塑造土司特色品牌等举措,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一、深挖土司文化宝藏,深化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忻城县以土司文化为源头,通过“深挖文博资源+打造文创产品+培育文旅品牌”模式,持续擦亮“土司古城·魅力忻城”名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是贯彻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投入资金实施土司博物馆保养维护项目,利用土司博物馆、大夫第壮族织锦技艺传承展示中心等阵地,将人文精神和多元文化元素注入景区,打造非遗文化和研学打卡点,举办土司文化旅游活动周系列活动,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外国游客前来打卡并体验壮族织锦技艺、捏“小马仔”、唱山歌、穿民族服饰等。二是打造具有土司文化特色的文创 IP产品,近几年忻城县吸引众多电影、电视工作者前来莫土司衙署取景拍摄《一代廉吏于成龙》、《石达开》、《刘三姐》、《莫道壮图》等23部影视作品,原创民族歌舞剧《芝州》,通过融入忻城民风民情和土司文化等元素,形成土司文化品牌效应。三是构建“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文旅品牌,开展品牌推介和消费活动,举办文旅活动,推动了莫土司衙署、乐滩竹海、忻城薰衣草庄园等4A景区的发展。近年来忻城县荣获“中国长寿之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红渡镇六纳村、马泗乡马泗村被授予“广西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村”等称号,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

  二、点燃非遗创新之火,增进各族群众高度文化认同。

  壮锦是忻城土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忻城县采取“壮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互联网推广”的模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将现代流行元素和传统壮锦相结合,推出更多有壮锦元素的日常用品,依托广西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发展试点,开发了壮锦服饰、壮锦绣球、壮锦摇扇、壮锦背包、壮锦高跟鞋等30多件代表性文创产品,畅销东南亚等国外市场。壮锦技艺传承人梁恒源和兰培文共同设计的“民族芭比娃娃”壮锦系列产品,先后获得“2017年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旅游工艺品“八桂天工奖”银奖、广西工艺美术展“八桂天工奖”金奖和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二是坚持“推精品出人才”理念,建立传承壮锦技艺人才资源库,通过“企业+壮锦培训+织娘”的合作方式,联合多家传统文化企业、单位开展居家灵活就业壮锦技能培训,综合力量研发壮锦文创产品。开展线上线下培训、宣传,吸纳志愿者2000多人,服务对象近9万人,解决了1400多名绣娘的就业创业问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多次报道。三是借助网络媒体平台进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加强对壮锦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壮锦技艺传承人在抖音、微视频、小红书等平台开设网络教学课程、直播宣传推广、网络带货壮锦文创产品等。截至目前,通过网络平台宣传推广200多次,观看人数达100多万多人次,得到中央电视台、学习强国平台、人民网、广西电视台等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实现非遗文化与互联网双向奔赴。

  三、塑造土司特色品牌,开创各族群众共同富裕之路。

  忻城县以土司文化为基础,以品质为标准,以创新为动力,成功打造了“土司贡礼”区域公用品牌,为实现共同富裕开辟了新路径。一是创新搭建土司文化品牌平台,推广本地优质农产品。持续加深粤桂区域合作,创建“土司贡礼”区域公用品牌,举行发布会,为忻城县6家首批授权企业授牌,聘请内地唱作音乐人、歌手卢大雨(广东雨神)和抖音达人书泽运为优质农产品推荐官,为品牌发展增添动力。二是加大资金投入与设施建设,两地政府先后投入150万元引进东部企业团队,建设“土司贡礼”区域公用品牌、标准体系和溯源系统。投入430万元在城南工业园区建设仓储保鲜、加工冷链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组织企业参加消费帮扶推介宣传活动,在粤桂两地开设20余个展销馆和销售服务点,助力农特产品销售。三是加深区域协作,两地政府出台《粤桂协作优惠政策》,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借鉴经验,引进深圳同益新公司等先进企业,加大产业帮扶资金投入,聚合社会资源开展产销合作和品牌联建,推动共建产业种养基地和平台。聚力打造广西忻城茧丝绸、糯玉米等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产业闭环,促进地区特色支柱产业全域、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开创了新路子。

  


原文链接:http://mzw.gxzf.gov.cn/gzyw/sxxx/t1943561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