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时评网 -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欢迎访民族时评网!

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内蒙古通辽市:聚焦主线打造春节文旅盛宴三大举措搭建各民族三交平台

时间:2025-02-27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   

  通辽市紧紧抓好“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2025年蛇年春节这一重要黄金契机,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以聚焦突出非遗文化、注重文旅融合、创新消费惠民三大举措,有效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擦亮“通辽样本”。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277.4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花费19.66亿元。 

  丰富活动载体营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氛围。通辽市以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和传统民俗为重要手段,努力打造各民族共享的春节文化盛宴。组织举办“灵蛇献瑞 万福登科”非遗嘉年华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领略各民族非遗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创新推出“文物话新春 古韵迎新年”系列短视频7期,在鎏金铜器的光泽里阐释守望相助理念,在斑驳陶罐的裂痕中解读中华民族发展史,积极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市旗乌兰牧骑在机场、高铁站开展春运慰问演出,让各族群众近距离感受“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的精神风貌。各地区各部门举办“新春日历我来画”“跟着文旅过大年”非遗贺新春文化进万家”“写福字送祝福”等新春系列活动,积极打造各族群众共享共乐、交往交流的载体平台,在文化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

  注重文旅融合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力。通辽市精准把握春节文旅活动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推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深度融合,增强文旅活动的内涵和魅力,不断焕发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生机活力。组织乌兰牧骑和文旅企业赴海南省参加央视特别节目《中国文旅大联欢》大型直播活动,推介通辽春节文旅活动的亮点看点。推介活动上表演的科尔沁民歌《韩秀英》和舞蹈《万丽》吸引在线观看人数近720万,触达人群超过5.7亿,全网话题词阅读量突破11.3亿。聚焦“悦来通辽·畅享冰雪”活动主题,以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冰雪之旅、探源西辽河文明之旅等6条冬季旅游线路和乐享辽河·冰雪世界、梦幻悦来河·冰雪乐园等17个冰雪项目为载体,打造春节冰雪活动盛宴,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丰富多彩、尽善尽美的主题活动中,引导各族群众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信心斗志,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惠民暖心举措提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温度。通辽市实施多项春节文旅消费惠民举措,规范有序的旅游消费市场,让各族群众在共建共享中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创新推出“文旅+惠民”模式,通过联合景区、商超、餐饮等业态发放消费券、折扣套餐等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发放500余万元消费券,满足各族群众的消费需求,推动文旅消费普惠化、便利化,促进旅游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各族群众。实施免费文艺展演、景区门票优惠等举措,10家A级景区对外开放,吸引返乡大学生、农牧民、游客等多元群体共同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形成“双向奔赴”的交流热潮。各级公立医院纷纷推出便民举措30余条,用心守护假日期间百姓健康。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 北疆文化贺新春”群众文化惠民活动,开展进军营、进高校、进商场、进社区、进企业等文艺惠民演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共鸣中生根发芽。全市两级公安机关在人员密集场所,安排充足警力流动巡逻,切实提高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30560号-29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客服QQ:87110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