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族文化 > 正文
远处是碧海蓝天,近处有繁华的街市、热闹的哈亭。11月15日,阳光照耀着东兴市江平镇澫尾村,处处可见平安和谐的景象。
江平镇与越南相邻,海岸线长38公里,总人口约5.6万人,其中京族人口约2.1万人,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京族的唯一聚居地。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主要聚居在澫尾、巫头和山心三座岛屿,俗称京族三岛。
近年来,东兴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放在重要位置,以江平镇开展创建广西兴边富民全面小康示范镇为契机,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和“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宗旨,把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加快全市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相结合,创新“京族文化+产业融合”模式,让各族群众的生活越过越红火、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艳。近年来,江平镇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广西特色文化名镇、第一批防城港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称号。
依托“边”“海”优势,江平镇因地制宜,迅速融入发展对越边境贸易、滨海旅游、特色产业的大潮中。京族三岛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拥有旖旎的滨海自然风光,还有独具特色的海岛民族风情。借助水清、沙细、坡缓、浪平的金滩,不断挖掘文化特色,发展滨海旅游,让大部分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发了“旅游财”。
东兴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扶持力度,在京族聚居区发展乡村旅游业、海洋渔业、海产品加工业、优质水稻种植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实现村民的经济收入多元化。京族地区产业发展迅猛,已经打造成为集现代高密度对虾养殖示范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水产养殖观赏、水产养殖技术培训与教学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基地。
弘扬京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东兴市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村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之中,鼓励、引导群众将民族语言、歌舞、生产技术和工艺等融入日常生活,展示民风、民俗,促进各族文化共同发展繁荣。该镇成立了京族学校、京族字喃文化传承研究中心、京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心、京族独弦琴文化培训基地等,借助“京族哈节”和“京族独弦琴艺术”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京族哈亭、京族“哈节”等,传承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充分展示京族文化魅力。如今,由群众创办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团体、表演队伍,积极参加“壮族三月三”“九月九”“哈节”“端午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及演出,活跃在基层文化生活中,进一步系紧了各族人民的感情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广西各民族的文化元素。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民族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政讯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民族时评网 mzusp.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 监督电话:1501059698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